作者:馮吳瑞莉姊妹(2023年3月)
我是Shirley, 16歲信主, 我的丈夫Bobby,15歲信主, 在香港旺角浸信會一同受造就和事奉, 1979年2月共諧連理, 同走天路44年, 1995年10月移居美國洛杉機, 時間飛逝, 已居洛杉機27年了, 在這44年裡我們雖然行過死陰幽谷, 但每次都有上帝的帶領和看顧。Bobby患有柏金遜症已有12年了, 感恩過去的12年, 病情惡化得很慢, 柏症藥有耐藥性, 雖然藥是加重了, 但他行動還是可以的, 還可以開車, 但最近藥效短了, 以致他有時不能開車, 為安全起見, 我盡量不讓他開車, 由我來開, 但因我有遺傳性情緒病, 我都是怕開車的,不過我們都沒有回流香港的打算。及至2022年五月疫情稍緩, 喜禾社區中心重開, 我在喜禾做義工已十年, 不過由於搬屋, 路途較遠又加上疫情, 已經有好幾年沒有去喜禾了, 不過因為困在家太久, 故知喜禾重開就去見見一下義工朋友, 有一位我不太熟絡的義工問我:`你從香港回來了嗎? 你不是說回流香港嗎? 當時我真是一頭霧水, 我和她不熟絡, 我從來沒有向她分享我家中的事, 而且沒見幾年, 我想她可能記錯另外一個人, 當時我都沒有記在心裡, 後來有一次在FECC崇拜完, 看見麥太姊妹站在教會門口, 我問她為何還不回家, 她說她最近發生大小車禍,子女們不准她開車了, 這令我想起義工對我說的話, 是不是正如昔日主耶穌問彼得: 「我是誰?」彼得答說: 「你是基督, 是永生神的兒子。」主耶穌說這不是屬血氣說, 是聖靈說的。在LA不開車是不能生活的, 而且我曾做腰椎手術, 照顧Bobby是有困難的, 在LA請照顧者工資亦很高,為此我們便憑信心計劃回港定居了。
2022年10月27日先返港作安排, 留在香港兩個月, 感恩這两個月有母會旺角浸信會的弟兄姊妹的關顧, 早前已有旺浸姊妹來電說沙田和馬鞍山居住環境很好, 而且沙田醫院就在附近, 於是他們帶我們去看, 其中在馬鞍山的住宅式酒店的經理, 原來是我的好姊妹的朋友, 而旺浸有一姊妹在此住了十年, 她在沙田醫院工作, 我們有支盲公竹撐住呢?於是我們便決定回港後租住這裡。
Bobby要排日期看政府腦內科, 排期當日有一對旺浸夫婦帶路去沙田醫院, 通常排政府籌要等一年多的, 但有一病人取消他的約期, 日期是2022年3月22日, 這是機不可失, 於是我致電問酒店經理, 他說剛好有客退租, 我們最遲要3月16日入住, 而單位有六百多呎, 18樓, 向東又向海 , Bobby在旁聽到就說: 真係順利到唔敢相信。是的, 神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, 我相信我們在香港繼續有神同行和看顧的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