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作者:楊榮國 弟兄 2022年5月)
馬太福音6:1-18描述天國之王在登上寶訓教導中的一部分,主題論到天國子民的義行;這個義行乃是指「施捨」、「禱告」、禁食」。這些經節告訴我們天國子民的義行,應當保持隱密,譬如説「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,故意叫他們看見,」(馬6:1)或「你施捨的時候,不可在你面前吹號,像那一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裏和街道上所行的,故意要得人的榮耀。」(馬6:2)「你施捨的時候,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,」(馬6:3)我們天然的人行善作好事,總是喜歡讓別人知道,以炫耀、誇張自己的義行,並博得社會人士的讚揚,甚至獲得好人好事的表揚,這就陷入人肉體驕傲的陷阱中,驕傲會使人與神隔離,但是我們基督徒都是神的子民,在屬天國度的管制之下,是活在倒空和謙卑的靈裏,行在純潔、正直的心裏,不允許在我們的己和肉體中作任何義行以獲取別人的稱許,必須在我們靈裏作一切事,為著討神的喜悅,因為只有天父可以鑑察人心、洞察人一切的行為。(詩33:15) 這段經文明顯警惕我們,祂的指示是我們基督徒的義行必須專注為神而作,為了是榮耀神,不是為著渴望獲得別人的肯定、誇獎而受污染,神會給予獎賞,這是真正的敬虔。若刻意把義行做在人前,便違背主耶穌在登上寶訓的教導。因此,耶穌的指示是不要誇耀,要默默行義事,以確保為神而作。祂的三個例子是個人敬虔的核心:施捨、禱告和禁食。這就是警告,也是耶穌為了察驗我們內心的動機,並在我們的的生活、生命裡,立下一個穩固的根基。
我們行善、作義事的任務是要討神的喜悅,這是登山寶訓的倫理。假如我們選擇自己個人的利益或討人喜悅,我們從中所享受的,便是所有的賞賜;但如果我們選擇討神喜悅、榮耀神,就是別人一無所知,我們將來要在天堂的審判桌前得到天父的讚賞和天上的冠冕。